温馨提示:
×

机票查询预订找阿拉丁航空!

您好!欢迎登陆阿拉丁旅行网。 注册 登录 积分查询 订单管理 在线值机

首页 » 新闻资讯类别 » 航空机票资讯

仁川机场过境旅客量大减 枢纽地位岌岌可危

作者:阿拉丁航空   来源:阿拉丁旅行网     发布时间:2014/6/9 16:59:31

       自2001年3月开始运营,韩国首尔仁川机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东北亚地区的枢纽机场。而仁川机场的最终目标是,超越上海浦东机场、日本东京成田机场等亚洲地区大型国际机场,成为国际航空枢纽机场。
    然而,最新的统计数据却为仁川国际机场泼了一盆冷水。
      数据显示,近8个月来,仁川国际机场的过境旅客减少了15万人次,其中来自日本和中国的国际航线过境旅客数量显著减少。业内人士惊呼,照此发展下去,韩国旅客出行也将在中国和日本的机场过境。更有人为此支招称,仁川机场必须确保航线网络规模,减少旅客候机时间,同时大力开发机场周边旅游景点。
       去年8月,仁川机场国际航线过境旅客为67.80万人次,到今年4月,减少为52.59万人次。此外,去年上半年,按月统计的换乘率(在国际航线全部旅客中,经由仁川机场前往他国的海外旅客所占有的比率)均达到20%,到今年4月,下跌为15%。
      自2001年开始投入运营以来,仁川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线过境旅客的下降力度幅度如此之大,只是在2003年中国等地非典(SARS)发生期间出现过。
       换乘率是作为枢纽机场最重要的指标。世界很多枢纽机场的换乘率都超过30%。所谓30%的换乘率,是说每100位国际航线旅客中,有30人是经由该机场前往他国的。如德国的法兰克福国际机场换乘率为42%,荷兰的史基浦机场为38%,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为31%,日本成田国际机场为21%等。一般来说,如果换乘率超过20%的话,可以认为是向着枢纽机场目标迈出了第一步。
       业内专家指出,由于日本和中国也加入到了枢纽机场的竞争中,争夺仁川国际机场过境旅客将会持久进行下去。
      如果以国际航线客运量为标准衡量,仁川国际机场居世界第9位。然而,如果以换乘率为标准衡量的话,仁川国际机场则排在世界前十名之外。
       业内人士指出,韩国国土交通部和仁川国际机场只满足于国际机场协会(ACI)对其服务连续9年第1位的评价,而去年此时就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韩国航空大学的航空交通物流宇宙法学系教授俞光伟指出,这一问题不是一时的现象,而有可能向长期化发展。如果现在还不采取措施应对,转眼间东北亚枢纽机场的宝座就会被日本或中国的机场夺去。
       韩国国土交通部和仁川国际机场的统计数据表明,从去年9月到今年2月,该机场的过境旅客数比1年前同期减少了11.8万人次,相当于400架客机的客流量转向了其他机场。
        国际航线的过境旅客减少最多的是来自日本和中国旅客。到目前为止,日本旅客经由仁川国际机场前往美国和欧洲数量较多。这主要是得益于仁川国际机场的航线数量多于羽田和成田机场,方便旅客选择出行,而且费用也便宜。然而,近年来,从日本经由仁川国际机场前往美国和欧洲的过境旅客数量却减少了5.6万人。此外,从中国经由仁川国际机场前往美国和欧洲的过境旅客数量也减少了5.1万人。
        去年,日本开始采取措施以保持本国的客流量,结果大有改观。日本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举办前,增开羽田机场至美国西雅图等国际航线。该机场的飞机起降处理能力由每年的6万架次增加到9万架次,增幅达50%。为了防止日本本土乘客流向仁川国际机场,成田机场陆续增开了连接地方机场的国内航线。另外,来自中国的过境旅客也有所减少,这是因为以国内市场为发展重点的中国各航空公司,现在也正将目光转向国际航线,相继开通了由国内机场前往美国的直飞航班。
        高丽大学产业经营工程系教授李铁雄指出,仁川机场如果满足于现状而无所作为的话,一两年后,韩国旅客也将选择经由羽田机场或北京首都机场前往美国和欧洲。

机票搜索
航程类型    
出发城市  
到达城市  
出发日期  
到达日期  
新闻资讯类别分类
公司新闻 航空机票资讯 订票指南 行业动态 机场指南 机场指南 酒店须知 酒店知识 旅游动态 商旅服务 常见问题 服务咨询 法律法规 贴心提示 常见问题 支付说明 国际预订贴心提示 行李服务 乘客须知 签证须知
通航城市特价机票
北京机票 上海机票 广州机票 成都机票 成都机票 重庆机票 武汉机票 西安机票 温州机票 长沙机票 海口机票 三亚机票 厦门机票 无锡机票 沈阳机票 郑州机票 太原机票 大连机票 福州机票 桂林机票 合肥机票 济南机票 昆明机票 南京机票
Mozilla/5.0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ompatible; ClaudeBot/1.0; +claudebot@anthropic.com)